山东黄安镇共有各类木材加工企业2300余家

2022-11-17 15:43:56浏览:14908 评论:0 来源:牡丹晚报速新闻   
核心摘要:郓城县黄安镇历史悠久,木材加工产业强劲。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该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重点镇建设为抓手,提升“颜值”,建好产业,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有机统一,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给“美丽”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扮靓“面子”:走向“幸福” 留住乡愁11月1日,天朗气清,记者走进郓城县黄安

郓城县黄安镇历史悠久,木材加工产业强劲。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该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重点镇建设为抓手,提升“颜值”,建好产业,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有机统一,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给“美丽”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扮靓“面子”:走向“幸福” 留住乡愁


11月1日,天朗气清,记者走进郓城县黄安镇于楼新村,随处可见干净平坦的道路、娇艳欲滴的鲜花、错落有致的楼房……村在画中,画在村里,一幅充满生机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展现在眼前。


来到71岁的村民于文举家中,屋内两室两厅整洁敞亮,厨房、卫生间、天然气配套齐全,屋外小院种植了花卉草木。回忆起以前的生活,于文举感慨道:“搬迁之前,村庄路难行,房子破旧,垃圾柴垛满街放。”


如何改变窘状?2011年,于楼村成为黄安镇推进“两新”融合的试点村。“新村以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为目标,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风光,既留住传统,也留住乡愁。”于楼行政村党支部书记于发云说,新村建设了高层、多层、周转房等居所,还规划了村委会、敬老院、学校等,彻底改变了农村住宅结构单一、功能不完善的传统居住生活模式。


“搬进新村后,幸福生活说不完。”于文举告诉记者,进出新村走的是水泥路,脚不沾泥;取暖做饭洗澡用上了天然气;24小时都有自来水;厨房垃圾,定点扔到村庄的垃圾箱,早已经改变了随意乱倒的习惯。


拓宽“路子”:百舸争流 产业兴旺


行走在黄安镇大街小巷,道路两侧,木料贩卖、木料旋切、板材生产等木材加工企业随处可见,一辆辆满载木材的货车穿行于工厂内外,将加工好的产品发往全国各地……整个木料加工形成“一条龙”产业链,拓宽了当地村民致富路。


“在当地,村民很少外出打工,我凭技术一个月能拿到1万多元的工资,还能照看家人,很满意。”今年50岁的王成平是众拓新材料(菏泽)有限公司一名技术工人,在这个生产车间,从原料到成品出库,年产18万立方米的实木颗粒板生产线上,只有5名工人。


“经过20多年发展,木材加工业已成为黄安主导产业,也是全镇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的富民产业。”黄安镇党委书记韩要强说,为帮助木材企业转型发展,黄安镇关掉一大批“散乱污”企业,累计取缔燃煤锅炉200多个、“散乱污”企业30余家;引进热力公司,开展集中供热,为木材企业破解热源难题,实现木材产业新旧动能转换。


截至目前,黄安镇共有各类木材加工企业2300余家,直接带动当地农民就业3万余人,


产品涵盖单板、多层板、细木工板、科技木、刨花板、密度板、家具等七大系列,初步形成了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充实“里子”:提升服务 优化营商


“没想到这么方便,办理环评这么快就获批了!”在黄安镇便民服务中心,郓城县翔达木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季敬国拿着环评批复文件难掩兴奋之情。


黄安镇是菏泽市确定的赋予县级审批服务权限的重点镇之一。近年来,黄安镇为做实营商环境“里子”,下足了功夫。在黄安镇便民服务中心,可以办理企业开办、生育登记服务等多项群众办理高频事项。优化帮代办,适老助残“上门办”,实现了“就近可办、就近能办”,多类事项实现“立等可取”,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贴心服务。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 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高端木制品产业园、众拓新材料、九星装饰材料、泓匠新材料、旺家装饰材料、六沐热力等10余个固定投资过亿元项目落户黄安镇。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韩要强表示,接下来,黄安镇将继续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用实干实绩实现黄安镇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妍妍)

广东部署打击毁林毁草专项行动和2023年森林督查工作

家居企业双十一转型 探索实体经济新增量

免责声明
• 
除非特别注明,中国木业网所载内容及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相关评论